尖端科技軍事圖庫
 尖端科技軍事圖庫 > 
搜尋: (包含「JSDF」)
繼續搜尋 重新全部搜尋 目錄 照片
 
目錄 符合3筆
說明:2007年8月25日,日本海上自衛隊橫須賀地方總監部舉辦基地開放活動。歷年基地開放,船艦展示的規模都相當盛大,2007年軍艦都並排停靠於棧橋,供民眾登艦參觀。  
說明:日本海上自衛隊P-3C是由美國提供原機配件,然後由日方自行組裝,於1982年開始引進。  
說明:日本川崎重工領頭開發的XP-1反潛巡邏機,於2008年8月29日移交一號原型機給日本防衛省。  
頁碼:[1]  
 
照片 符合33筆
圖說:日本海上自衛隊菅島級能登島號掃雷艦(MSC682)。  
圖說:搭載水中械彈處理母船YDT-03 。右後方造型特殊的雙船體軍艦,為美軍海洋觀測艦效力號(T-AGOS21)。  
圖說:親潮級潛艦SS-598在開放日當天只供兒童、青少年入內參觀,因此甲板上的民眾,應當是在等待子女們參觀結束的家長。  
圖說:親潮級潛艦八重潮號SS-598在開放日當天只供兒童、青少年入內參觀,因此甲板上的民眾,應當是在等待子女們參觀結束的家長。  
圖說:日本海上自衛隊實驗艦飛鳥號(ASE-6102)  
圖說:洛克希德P-3獵戶座是洛克希德L-188伊萊翠客機改裝而成,主要用於海上巡邏、偵察和反潛作戰。可執行長時間的海上巡邏、護漁暨海洋資源等環保監測任務,更具備反潛(ASW)、水面打擊、電子情報偵蒐與指揮、長途通訊中繼台等功能之C4ISR載台。該機可以憑借自身燃油儲備,飛行10個小時,活動半徑達3000多公里,可以對沿途大範圍內的海上目標進行空中偵察和監視。日本海自P-3C是由美國提供原機配件,然後由日方自行組裝。日本為加強對蘇聯太平洋艦隊在日本周邊海域的監控,於1982年開始引進P-3C,最高峰期曾達到大約100架同型機。照片拍攝於2008年11月20日。  
圖說:洛克希德P-3獵戶座是洛克希德L-188伊萊翠客機改裝而成,主要用於海上巡邏、偵察和反潛作戰。可執行長時間的海上巡邏、護漁暨海洋資源等環保監測任務,更具備反潛(ASW)、水面打擊、電子情報偵蒐與指揮、長途通訊中繼台等功能之C4ISR載台。該機可以憑借自身燃油儲備,飛行10個小時,活動半徑達3000多公里,可以對沿途大範圍內的海上目標進行空中偵察和監視。日本海自P-3C是由美國提供原機配件,然後由日方自行組裝。日本為加強對蘇聯太平洋艦隊在日本周邊海域的監控,於1982年開始引進P-3C,最高峰期曾達到大約100架同型機。照片拍攝於2008年11月20日。  
圖說:洛克希德P-3獵戶座是洛克希德L-188伊萊翠客機改裝而成,主要用於海上巡邏、偵察和反潛作戰。可執行長時間的海上巡邏、護漁暨海洋資源等環保監測任務,更具備反潛(ASW)、水面打擊、電子情報偵蒐與指揮、長途通訊中繼台等功能之C4ISR載台。該機可以憑借自身燃油儲備,飛行10個小時,活動半徑達3000多公里,可以對沿途大範圍內的海上目標進行空中偵察和監視。日本海自P-3C是由美國提供原機配件,然後由日方自行組裝。日本為加強對蘇聯太平洋艦隊在日本周邊海域的監控,於1982年開始引進P-3C,最高峰期曾達到大約100架同型機。照片拍攝於2008年11月20日。  
圖說:  
圖說:日本川崎重工領頭開發的XP-1反潛巡邏機,於2008年8月29日移交一號原型機給日本防衛省。該機全長38M,翼展35.4M,高12.1M,基本起飛重量為79.7噸,采用先進的FBL光傳操縱系統,能確保良好的飛行性能和安全性,並具有抗電磁干擾能力,是首款採用這種操縱系統的飛航器。XP-1的巡航速度為每小時833公里,巡航高度為9100M,續航距離約8000公里。裝有比P3-C更為先進的日本國產新型相控陣雷達系統,能從更高的高度探測到潛望鏡等海上的微小目標,并能實現多種模式同時運行。機上還裝有比現在更為先進的聲納系統,配備有高性能聲納浮標,具有很強的淺海探測能力。圖為改裝成海自反潛機塗裝的二號機,機身還是保留了「技術研究本部」的字樣,拍攝於2008年11月20日。  
頁碼:[1]  2  3  4  
版權所有 © 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 電話:(02)2760-2867
地址:台北市南京東路5段59巷30弄20號7樓 傳真:(02)2753-4868
本站代管於邁林網頁設計公司虛擬主機